【高雄旗津】王氏盧英墓 & 葉宗禮墓 - 靜置孤寂之處,推動旗津發展的低調人士

這次因個人私事走訪一趟高雄旗津,
順道拜訪了這兩座已列為古蹟的墓。

兩座墓的比鄰而居,
位在旗津風車公園對面的區公所後方。
是一個非常隱密的古蹟位置。

從區公所可以直徑穿越至後院,
或者從中洲二路也有前往古蹟位置的階梯。

而我選擇從區公所走去後院,
中途被工作人員攔下,說不可以擅自到後院去。
只要表明是參觀古蹟就會放行了。



首先先介紹王氏盧英墓,
就是封面照片中有著希臘神廟般的建築的墓。
盧英,為王天賞之夫人,
在網路上記載資料較少。


先來說說王天賞先生,
墓前有一解說碑文,紀錄的就是王天賞先生的一生。
擁有高齡 92 歲的王天賞先生一生可謂顛沛流離。

王天賞為台灣早期重要詩人,
1920 年,年僅 17 歲的便與其師陳錫如及其他人創辦高雄第一個詩社:旗津吟社。
也因日治時期長期反對皇民化運動,
於珍珠港事件後的 1944 年被捕入獄。

台灣光復於 1947 年發生二二八事件,
王天賞先生所在的國聲報因詳實報導二二八事件,觸怒司令及政府,
被捕入獄 66 天。

出獄後轉職金融業,及創立基金會及學校等。
另有數本詩集著作。
對台灣擁有極大貢獻。

接著來說說在此長眠的盧英女士。
盧英女士與王天賞先生為同窗伴讀。
於 1929 年結為連理,育有三兒五女。
在日治時期王天賞入獄時曾代理振文書店之事務。
最終於 1959 年直腸癌去世。

關於盧英女士的碑文解說,
是放在閩式牌位的後側。

希臘式建築的墓園有著當時總統嚴家淦的題字。
柱子上則有各大文豪及政要的輓聯。
說明了盧英女士在當時也是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接著來提提葉宗禮墓,
葉宗禮在文史記載上也是不多,但與其兄長葉宗祺一同創辦「新泰記商行」。
可謂是旗津的重要發展。

據網路上引言提到:

林家花園的林本源先生若是推動板橋地區經濟發展的人;
那葉氏兄弟的新泰記商行就相當於旗津的林本源先生!

後續引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的資料:
1899 年 ( 明治 32 年 ) 獨自經營菸草仲賣,
1925 年 ( 大正 14 年 ) 積極參與高雄市的各式活動。
一生明理達義,熱心公益,
1929 年 12 月 ( 昭和 4 年 ) 間就曾與哥哥葉宗祺、弟弟葉宗鑫兩兄弟聯合分送白米,救濟貧困。
1931 年 ( 昭和 6 年 ) 秋天逝世,享年 56 歲。

由於墓園大門是關閉的,雖沒上鎖。
但作為一種尊重,便無踏入內部。

葉宗禮墓一樣是中西合併的風格,
有著閩式的牌位及棺槨;
周圍圍牆則為西式風格。
但整體又有著日治時期的簡約典雅。



這次參訪這兩座古蹟,
著實覺得有些可惜。
雖然他們被區公所大樓及旗津醫院大樓遮蔽,
加上作工方式可以避免海風侵蝕。

但疏於打掃,附近植被環繞,也無明確告示解說。
盧英女士、王天賞先生及葉宗禮先生的豐功偉業相對鮮為人知。

本文雖無完整明確介紹三人的一生,
但願也能為三位英豪留下一些歷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