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山】汆食 | 作伙鍋 - 在火鍋林立的中山北區凸顯自己的優勢

汆食位在台北市中山區的中山北路上,
非常靠近婚紗店一級戰區。

但這裡除了是婚紗店一級戰區之外,
附近也是各式火鍋林立。

在這樣火鍋店到處都是的中山北路上,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間來用餐呢?

因為みやび的前同事現在就在這裡當店長,
我們打算好好的給他蹭一波。


汆食店面配色以藏青色為主調,
店面橫跨兩戶住宅,顯得相當霸氣。

店內除了四人桌與六人桌之外,
甚至還有兩間包廂。

店內主打大鍋共食,
但也有個人鍋的座位。
而我們這次就坐在個人鍋的位子,
各自點各自的湯頭來喝。




不得不說包廂的隔音相當的好,
我們坐在離包廂最近的座位。

當包廂拉門一拉開時,
包廂內的喧囂瞬間破蛹而出。
但當把包廂拉門關上時,
現場又頓時只剩下煮滾的火鍋聲。


而汆食能在火鍋一級戰區中佔得一席之地,
全靠上圖的兒童遊戲室。

這是這一帶火鍋店都沒有的配置,
也因為如此,
汆食內總是充斥著小孩愉快遊玩的笑聲。

而父母為了兼顧吃火鍋及讓小孩放電,
這一帶也只能選擇汆食為首選。
進而讓汆食成為需要電話預約才能吃得到的店家。




火鍋加熱上使用了 IH 爐,
減少明火的使用,更增加了安全性。

上圖中間上方則是醬料,
與其他火鍋店不同,沒有自助醬料區。
而是直接放在桌上供人使用。

瓶身較高是柚子醬;
較低的則是汆辣醬。

因為我們不吃辣的關係,
只有蘸了柚子醬。
在吃肉時,濃郁的肉香氣搭配清爽的柚子醬。
讓風味層次更加豐富。


鍋底的部分,
同行蹭飯 A 選擇了鳳梨蛤蜊雞。
除了常見的蛤蜊雞之外,
在視覺上最為震撼的還是直接加入了 1/8 條的鳳梨。
讓雞肉高湯中凸顯蛤蜊鹹香及鳳梨的清爽感。


みやび點的則是客家福菜蛤蜊鍋,
採用客家陰乾的福菜,而非酸菜或鹹菜那樣的重口,
味道上較為甘甜。


我點的則是甘蔗羊骨湯,
使用羊大骨、當歸、龍眼、紅棗及老薑等等中藥材熬煮。
另外加入了甘蔗增加甜味。
香氣上聞起來像是蔬菜的清燉羊肉爐,
湯喝起來則是老薑辣中帶點甘蔗甜的爽口。




這次點的是四人海陸組合,
並且將肉都加價升級為 Prime 翼板牛。

油花分布均勻,
比牛小排更不油膩一些,
但筋又比板腱更少。
搭配上方才提到的柚子醬,吃再多也不嫌膩。


另外特別想提到的是菜盤中左邊的食材,
名為南極冰藻,
富含膠原蛋白,低熱量、低脂肪,
還有滿滿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吃起來的口感則像是石花凍,非常特別。




接著登場的是四人海鮮盛合,
蝦類有天使紅蝦、大白蝦及草蝦、
殼類則有牡蠣及蛤蜊、
干貝兩顆及巴沙魚、鯛魚、鮭魚等魚類、
另外還有店長非常自豪的 QQ 小卷。




四人組合餐中另外還有
豆類拼盤、餃類拼盤及鮮脆蝦仁漿。

主食則可以選擇白飯、冬粉、蛋、
滷肉飯、蔬菜拉麵及刀削麵。
另外還有飲料及甜點。
更不另計店長招待的娃娃菜及金針菇。



整體吃下來的感覺,
覺得汆食並不是單純因為有兒童遊戲室所以可以在這裡立足,
而是在食材及湯頭上都非常的用心。

這篇文章並不是因為店長的盛情招待而寫,
我們還是有付錢的。
而是因為這間店值得我花點時間為它寫一篇記錄。

尤其從店長口中提到,
主廚是如何辛苦努力熬製湯頭,
還有食材挑選及業績壓力等等的細節,
深深覺得店長非常用心投入在這家店中。

也在這裡祝福汆食能夠持續的高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