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命定之書:一頁篇幅,讓你的人生無限增幅。言之有物且觸及心靈的字句,帶你找到閱讀的意義

古諺有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作者愛瑞克在書中提及這段話數次,
並將做公益及幫助他人作為人生終極目標。

書中最主要談論的是,
生命中總有那一本書,或者那一個篇章,觸動到你的靈魂。
或許還不是「命定之書」,而是「啟蒙之書」。
直到後續確認之後,才會成為自己的命定之書。

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性想找個依靠,我們希望有人能為我們的人生負責。
然而這種想法只會讓自己更為怯弱,也無法自主掌握自己的人生。
命定之書,就像是一座靠山一樣。
它可能可以在你低潮、失意之時幫助你;
它也可能在你過於膨脹得意時即時拉回你。

找到屬於自己的命定之書,
就如同虔誠的基督徒隨身帶著聖經一般。
讓自己能夠有安全感,
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對於找到命定之書的方式,就是多閱讀。
其中也引用了蘭西斯.培根於 1597 年出版的《隨筆集 - 論讀書》的一段話
閱讀的三大好處:
    .娛樂 - 適合閒暇時放鬆、帶來愉悅
    .修飾 - 提升談吐與氣質,適用於社交場合
    .增能 - 增進判斷與實踐能力,幫助處理事務

閱讀是一種複利效應,腦中累積的雜學跟知識量會逐漸變多。
當閱讀同一類型的書籍時速度會變快許多,同時也觸類旁通進而引發更大的閱讀需求。
這是一種雙向的加乘效果,讀得多就會越讀越快;越讀越快就會想讀更多。

讀一本書,就像是在讀作者本人,去感受他的靈魂。讓你與他的靈魂產生同頻共振。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親自」去讀一本書,而非靠他人轉述或者 AI 幫忙做的書摘。
世界上只有你知道你自己經歷了什麼,他人或 AI 沒有經歷過你的精力,沒辦法替你找出與作者的共鳴點。

書中也有作者涉略的各個領域所推薦的書籍,
其中包含了商業投資、心理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文學、哲學、美學等等。
且在每本推薦書中都只寫出了三個最為重點的摘要。
如查理.蒙格所著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多元思維模型 - 單一學科的知識不足以應對複雜問題,應培養全面的思維框架。以更理性客觀分析問題,提升決策及人生品質。(魯拉帕路薩效應)
    .逆向思考 - 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就不要去那裡。做投資或人生決策時,先思考「怎麼做會導致失敗」,然後避免這些行為,提高成功機率。
    .長期主義與耐心 - 短期市場波動無法準確預測,應專注於長期價值。投資時要有耐心,頻繁的交易會帶來高成本與高風險。



接著作者提到該如何選才能選到好書,
並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五種作法:
    .從經典下手 -
不是暢銷書及最新上架,而是歷久彌新的經典。
且經典中的引用也絕對都會是經典。

    .帶著問題找書 -
對於商業企管、投資理財、醫療保健、親子教養等都可以帶著問題去找書。
日本作家土井英司曾說:閱讀商業書就像挖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商業書只要看對自己有幫助的地方就可以了,實在沒必要整本看完。
《如何閱讀一本書 How to Read a Book》中提到,
閱讀之前,必須先問自己問題,例如我希望學會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
而帶著問題找書,也可以從經典下手。
避免誤解或誤信偏頗觀點,也就是所謂的盡信書不如無書。

    .隨心所欲翻書 -
有別於連鎖書店,可專挑獨立書店下手。
他們會進貨他們的一時之選來販售,
也會透過其他感官體驗來增加舒適性。
讓閱讀體驗更顯得獨特及記憶深刻。
其中最大的好處,是偶遇中激發的靈感。
因為造訪不同風格的書店、隨興翻閱不同領域的書、隨意看過其中某幾段話,
都會在腦海裡留下印象,進而產生化學反應。
在這裡特別推薦「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李惠貞的《給未來的讀者》,
其中傳達的是,不要為了學習而閱讀,這會讓閱讀變得像在應付考試及分數。

    .以作者導向找書 -
常會在作者過世時大賣,但如果你嚮往某位作家的品格,
可以挑選作者的自傳、回憶錄等。
當然,也可以和經典有所交集。如《甘地自傳》、《邱吉爾》等。
只要書中有那麼一段有觸動到你,那就值得閱讀及擁有。
就算買回去只是擱置在一旁,也會覺得因為有所觸動而感覺有靠山在。

    .KOL 推薦書 -
台灣有許多致力推廣閱讀的 KOL,如:瓦基、楊斯棓醫師、李惠貞女士等。
涉獵範圍廣,也有他們幫忙過濾並推薦他們認為值得一讀的書。
但一昧的照單全收,也很有可能會讓你失望。
你可以藉由 KOL 的推薦,然後去書店稍微翻閱來確定適不適合自己。



當閱讀量開始變大,身邊的書也越來越多時,
我們就需要為時間、閱讀品質把關。
因此作者也提出了他的閱讀法及筆記法。

ICE 閱讀法
I: image 印象 - 為自己的時間把關,用速讀法對一本書留下印象
C: choose 選擇 - 為閱讀品質把關,選擇有印象的書中的 1/5 進一步細讀
E: explore 探索 - 為閱讀樂趣把關,延伸閱讀探索相關有興趣的書籍

其中 image 印象中的速讀法又有其教學:
1. 5 分鐘快速掃過書封、目錄、前言,了解探討主題及章節還有寫書目的
2. 5 分鐘瀏覽各章節標題及內文的關鍵字,可以了解核心論點及抓住陌生名詞,如有圖表可以細看,通常會是該章節濃縮的精華
3. 20 分鐘像讀報紙一樣,針對你特別想看的章節或段落快速瀏覽其內容。

ICE 筆記法
I: image 印象 - 圖像化全書的架構,必要時可拍下目錄,未來遇到問題時可快速尋找及確認
C: choose 選擇 - 只擷取出三個最重要的啟發
E: ending 總結 - 總結全書的主要觀點,最好可以在 100 字內簡介核心觀點



或許上述這些選書、閱讀及筆記的方式都有點偏離命定之書的標題,
但這也呼應到我們是靠自己找到答案的,
而非等待有人提供答案及為我們的人生負責。
這樣才能活的有力量,也能把力量帶給別人。

在飽讀詩書、擁有能力之後,
開始幫助他人,以任何形式都行,
甚至是自己出版一版書。
不要直接否定自己寫書的機會,
先要有願、行願踏實。
等到因緣俱足,資源就會整合起來讓他實現。

回推至本文的第一句話,
積陰德比閱讀更為前面。
以最大量化的方式去幫助他人,
或許寫書出版,讓你的書成為他人的命定之書,
也是一個很棒的做法。



在本書的最後,
作者還很貼心的附錄上了該書的 54 句金句,
以及作者推薦的近 80 本書。

而這 80 本中,我有拜讀過的僅有四本。
分別是:
1.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2.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一生,我為何而存在?
3. 要有一個人:澈讀22種人生,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4.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這四本中僅有一本我有寫作書摘。

這本書我必須誠摯的推薦,
其中蘊含的含金量非常之多。
總共十個章節,
每個章節絕對都有那麼一段可以帶給你啟發的段落。
  1. 留言發表個人論述,應由留言本人負責,且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內容不得涉及廣告、毀謗、謾罵、恐嚇、侵權、非法、色情、人身攻擊、用詞不當或偏離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