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踏實感的練習 - 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許多追求成功卓越的人經常陷入焦慮倦怠、關係緊繃、心力交瘁的無盡循環。
甚至出現憂鬱症、藥物成癮等副作用。

作者檢視了這樣的文明病,提醒我們必須擺脫「個人英雄主義」這種永無止盡追求超越自己及他人的桎梏。
並將踏實成功分成六大主題: 接納、臨在、耐心、脆弱、連結及運動。

首先作者定義了「踏實」一詞。
是一種堅定的內部力量及信心,能夠讓你度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是一種深厚的操守與剛毅,也是一種完整,從而衍生出來的恆久型成功、幸福與滿足。

但你如果太專注於生產力、效能最佳化及明顯的成長,就容易忘記你的根本。
到頭來就會感到痛苦。 反之你一直將踏實擺在第一位,便不會忽略熱情、表現及生產力。

第一章 - 接納
接納現在的你,才能邁向真心想要的目標。
通常聽到接納自己,大多人會以為是一種放棄、滿足現狀或甘於平庸等意思。
但這裡指的並不是放棄,而是評估眼前的情況,不論喜歡與不喜歡,都要認清現實。

- 圖片選自 unsplash -

其中作者提到他從逃避到接受自己有強迫症的問題。
從否定自己有強迫症認為自己只是生病,大腦被病毒入侵,總有一天會到好。
到接受自己就是心理出問題了,並好好正視這個問題。
或許它沒辦法被解決,但必須得擁抱它,與其共存。 
 

這段也是讓我相當有感觸,兩年前施打第二劑疫苗後身體出現了許多不適反應。
在經歷一年多的求醫診斷,屢次得到我的身體相當正常沒有異狀的報告。
我漸漸以心理上去排斥自己擁有這樣一種不知名的不適感。
直到去年才慢慢去接受這樣的自己,接受身心科諮商及服用藥物去控制身體狀況。
就如同書中提到的「如果你連已經確實發生的問題都不願意承認,又怎麼可能去解決它呢?」

至於接納自己的方法,作者提出了冥想大師蜜雪兒.麥當勞(Michele McDonald)的方法,稱為 RAIN。

自我認知 (Recognize):認清眼前的情況。
自我接納 (Allow):接納目前的生活。
自我探索 (Investigate):以寬厚、好奇的態度,探索內在體驗。
拋棄自我框架 (Non-identification):不被過去經驗所束縛,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當前體驗。

將自身的問題想像成你有一個朋友正遭遇跟你一樣的狀況,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建議他。

書中針對接納還有提出其他練習方式,礙於篇幅問題就只先點到這。

作者在本篇章的結尾提到,接納並不是什麼也不做,
而是冷靜思考眼前的情況,才能處理的高明。
接納自己的現實,會讓自己感到在這個現實中更為踏實。
能穩穩的站在當下這一刻,就能大大提供實現夢想的可能。



第二章 - 臨在
臨在一詞,指的是全心全意專注於眼前的事物。
當大腦集中注意力,能為我們帶來力量與穩定。
也能解釋為專注於一件事上的注意力。
但由於現今資訊爆炸,人手一支手機及氾濫的網路社群。
使得集中力、注意力變成一種稀缺的資源。

- 圖片選自 unsplash -

網路上無所不在的訊息、通知,以及現實中讓我們分心的事物,
就像糖果般,我們想吃糖果,也覺得糖果好吃。
但吃下去的全是沒營養的熱量,而且也吃不飽。

專注在網路上的短影音、Instagram 網美貼文,
絕對比不上專注的陪家人打一下午的麻將要來的令人快樂。

如何找回自己的專注力,
作者以「走出令人分心的糖果店」來比喻。
如同原子習慣一書中,將壞習慣變得難以達成有異曲同工之妙。
※延伸閱讀:原子習慣 - 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像是將會令人分心的智慧裝置放置在遠方、工作電腦不登入私人的 Facebook 及 Twitter 等作法。

又或者可以使用行程表,
並且在表上訂定出「你必須保持絕對專注的時間」。
利用刻意規劃來保持專注。

關於保持專注力,小弟推薦讀者們可以拜讀這本,
佐佐木正悟所著的「短時間完全專注 - 1 分鐘改變拖延小毛病,重新設定心智,整理思緒、環境與心情」。
該書對於專注力比此書有更多的建議與做法。

最終,臨在就是所謂的踏入「心流」。
如同小弟我在前一分工作中,有時靈感來了就會埋頭寫程式。
甚至會忘記吃飯時間,那樣的專注力是相當踏實的。
且一旦擁有臨在的能力,我們便比較不會慌張、倉促。
也會變得更有耐心,這將引導到下一個篇章。



第三章 - 耐心
我們都會有過於急躁、匆忙的時刻,
把事情看得太過重要及急著想要看到成果。
耐心能抵銷這種傾向,幫助我們將眼光放遠、進而擁有穩定及持久的進步。

書中提到因網路逐漸普及,人們對於網頁的載入時間的耐心越來越短。
從 2006 年平均還能有四秒的耐心,到 2012 年已經剩下 2/5 秒。
更遑論已是 2023 的現在。

接著提到不論是哪一種減肥方式還是哪種股票投資致勝攻略,
最終成功的都不是固定哪一套方法,而是有耐心的人獲得成功。
如同提出物盡天擇的達爾文,從 1831 年開始進行航海,直至 1835 年才讓天擇說有了雛形。
最終發表「物種起源」則已是 1859 年了。
這 20 年間,達爾文靠的是對科學的熱愛及無比的耐心。
才能在年過半百時為人類的生物學奠定了莫大的基石。

訓練耐心的方法,書中提到了一些練習方式。
但小弟在這推薦一本已經稍有年紀的書,
2005 年出版的「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於投資部分的耐心,則可參閱今年 3 月底出版的「慢富」。
慢富一書我尚未購入,但已聽到幾位閱讀型自媒體經營者推薦此書。
目前也在我的購入清單中。



第五章 - 連結
第五章的連結,作者提到了加州費爾頓的極相紅杉林。
紅杉能夠生長至 60 公尺高,但根卻只有 1.8 ~ 3.6 公尺深。
雖然深度不足,但卻橫向延伸數百公尺,與周圍其他紅衫的根交錯盤據。
這樣緊固的連結讓紅衫林在遇到極端惡劣的天氣也能各自昂然挺立。

利用上述的例子提到,人也是一種群居動物。
並在書中提到孤單過日子所帶來的風險。
 

這讓我想起我曾經有一份工作是全遠端的。
這份全遠端工作遠在疫情出現之前就在實行了。
這為我帶來了許多便利的事情,例如搬家到其他縣市時,我也不必換工作。
但同時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中,僅靠著網路與他人聯繫,
漸漸的我有點不太會面對人群。
讓我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契機是當我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結帳,
我甚至有點不敢跟店員說話。


在社群網路中再怎麼活躍,都是屬於無用的連結。
「與他人適當的外在接觸」是建立深度社會連結的根本。
利用這樣的方式逐漸創造出更深刻、堅定的踏實感。

- 圖片選自 unsplash -
可以試著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團體,
雖然方才提到網路社群的連結是屬於無意義的連結。
但同時也可以利用社群網路的力量,找到自己有興趣且有意義的團體。
現在許多網路社團也常辦實體的線下活動,可以藉由這樣的機會與人群接觸。
除了有著相同喜好的社團之外,也可以參加志工活動達到連結目的。



第六章 - 運動
最後一個章節則是運動,
利用運動活化大腦,並且運動能和前面幾章結合。
利用運動來接納自己的現況、
利用運動找到自己的臨在,屬於自己的心流、
利用運動來培養耐心、
利用運動與他人建立連結等等。

將運動融入到生活的一部分,
太多人將「我想運動,但我沒時間」當作藉口。
但根據研究,每個人平均有 5 小時是在電視電腦前,
身體處於一個靜止的狀態,好好利用這樣破碎的時間來運動。
關於利用破碎的時間,可以參考原子時間一書。
※延伸閱讀:原子時間 - 將零碎的片段時間集結起來並有效利用,讓它成為改變人生的巨大能量

- 圖片選自 unsplash -

掌握以上原則後,接著就是試著去實行。
記得保持耐心,不需操之過急。
也不必為了急著看到成效而投入大量心力。
最終疲累了自己,又無法持之以恆。
可以建議搭配原子習慣的方式進行操作。

後記
拜讀這本書時,光是序就觸動人心。
在今年發生了幾件不太好的事,
讓我有點急著想站穩腳步,追求更極緻的效率外,
也更想勇於展現自己。
有那麼幾個晚上睡前都會不禁想著是為了什麼。

希望我也能藉由這本書的練習方式,
找回自己心中的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