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 用設計思考的方式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出版於 2016 年,
出版近 10 年後的今日才購買並拜讀。

本書強調了幾個關鍵概念,
這些概念構成了生命設計的基礎。

1. 設計思考
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
強調同理心、發散思考、原型製作和不斷迭代。
書中將這些設計原則應用於個人生活,
鼓勵我們像設計師一樣思考自己的未來。

關於 腦中有方向 → 做出原型 → 測試 → 根據結果修正 → 反覆迭代
這樣的運行方式。
可以參考 2022 年出版的 微小疊代
在這本書中有更詳細的說明。

2. 重力問題
書中提到許多人被那些看似無法改變的問題所困擾,
稱之為「重力問題」。
這些問題就像重力一樣,雖然存在,但你無法直接「解決」它,
只能學會與之共存或繞道而行。
理解並區分什麼是重力問題,
是打破僵局的第一步。

3. 心智圖
透過心智圖的方式,
發散性地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不預設立場,允許自己思考各種看似不切實際的點子,
這是產生新想法的有效工具。

4. 好時光日誌
記錄並分析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投入、有活力、感到滿足的時刻。
這有助於你理解什麼活動真正能讓你感到快樂和有意義,
為未來的選擇提供線索。



5. 三個奧德賽計畫
鼓勵你發想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藍圖,
每種藍圖都包含詳細的未來五年規劃。
這三種計畫分別是:
i. 你最想過的人生。
當前的主要人生方向,
根據你現在的目標與價值觀所規劃的未來。
如:3 年內升遷主管、5 年內結婚生子 等。

ii. 第一個計畫不可行時,會選擇的備用人生。
這個計畫強調的是「可行性」與「彈性」,
幫助你發現你不是只能活成一種樣子。

iii. 如果你不考慮金錢或他人眼光,你會大膽嘗試的人生。
如果你不需要擔心金錢、家庭期待、社會壓力,
你會怎麼過人生?
這是最理想、最自由、最狂野的版本,
鼓勵你跳脫現實框架與自我設限。



6. 原型製作
與其花費大量時間計畫,
不如透過小規模的實驗和體驗來驗證想法。
例如,與從事你感興趣職業的人進行資訊性訪談,
或進行小型的實習、志工工作,
透過實際體驗來了解真實情況,
而非僅憑想像。

7. 建構團隊
你的生命設計之路並非孤單一人。
書中建議建立一個「支持團隊」,
包括導師、同儕、甚至是一個設計小組,
他們能提供回饋、
支持和不同的視角。

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法論,
而不是空泛的理論。
它鼓勵我們透過「原型製作」來打破僵局,
用最少的成本去驗證想法。而非遲遲不行動。

而且在生命設計中,
沒有絕對的成功或失敗,
只有不斷的學習和迭代。



我在閱讀完本書後和 AI 聊天機器人討論許久,
最終結合 微小疊代 及 發現我的多重職涯組合 兩本書一起探討。

而聊天機器人最終選擇生成了這段話給我:
「你不是靠想像未來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而是靠每天微小、真實的行動,
一步步長成那個你。」
  1. 留言發表個人論述,應由留言本人負責,且不代表本站立場。
  2. 內容不得涉及廣告、毀謗、謾罵、恐嚇、侵權、非法、色情、人身攻擊、用詞不當或偏離主題。